logo

1985年工资制度改革的背景与特点

2023-07-22

摘要:1985年工资制度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一步,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而进行的一次重要改革。本文将从背景、特点、影响等方面详细阐述此次改革。




一、背景


1985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工资制度改革成为了当时社会改革的重要一环。在此之前,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工资制度也是国家统一规定,不同职业、不同地区的工资水平基本相同。这种制度造成了人才流失,劳动积极性低下等问题。因此,改革工资制度迫在眉睫。


二、特点


1.实行按劳分配


1985年工资制度改革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实行按劳分配。这种制度要求工资应该与个人的劳动成果直接挂钩,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应该与自己的劳动贡献成正比。这种制度能够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提高整个国家的生产力。


2.实行差别化工资


在按劳分配的基础上,实行差别化工资也是这次改革的重要特点。在以前,国家的工资政策是统一规定,不同职业、不同地区的工资基本相同。这种制度造成了人才流失、劳动积极性低下等问题。实行差别化工资,能够更好地体现不同职业、不同地区的工资水平,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


3.实行绩效工资


1985年的工资制度改革,还提出了实行绩效工资的建议。这种制度要求将工资与个人、集体的绩效直接挂钩,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三、影响


1985年工资制度改革的影响深远。首先,改革后的工资制度能够更好地体现个人的劳动贡献,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生产力。其次,差别化工资的实行,能够更好地体现不同职业、不同地区的工资水平,吸引更多的人才。最后,实行绩效工资,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1985年工资制度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一步。改革后的工资制度能够更好地体现个人的劳动贡献,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生产力。差别化工资的实行,能够更好地体现不同职业、不同地区的工资水平,吸引更多的人才。实行绩效工资,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文章地址:http://www.gxcai.com/jy/122740.html
  • 1993年工资制度(第三次)改革的背景与特点
  • 如何利用灵活用工模式降低企业用人成本
  • 自由职业者怎么交公积金
  • 星巴克的秘密:狼性文化不如人性文化
  • 领导逼员工主动离职的10大套路,你知道几个
  • 增薪幅度:什么意思、计算公式
  • 德西效应对管理的启示
  • 适合上班族赚钱的副业兼职有哪些
  • 如何进行有效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 传统的面试题型:背景性问题
  • 适合远程工作又高薪的工作有哪些
  • 首次尝试远程办公,企业需要做些什么样的准备
  •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计分方式
  • 1956年全国工资制度(第二次)改革的背景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