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离职后不发工资是否违法

2023-09-19

摘要:本文将详细探讨离职后不发工资是否违法,并从法律角度分析相关规定和保护办法,以及雇主和员工应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一、离职后不发工资的情况


离职后不发工资是指员工在正常解除劳动合同后,雇主未按约定的时间或方式支付员工应得的工资。这种情况在实际工作中时有发生,给员工带来了经济上的困扰和法律上的纠纷。


二、离职后不发工资是否违法


1. 劳动法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14条的规定,雇主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向员工支付劳动报酬。离职后不发工资违反了劳动法的规定,属于违法行为。


2. 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94条的规定,雇主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如未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劳动者有权要求支付,并有权按照每日工资数额的百分之五向雇主要求支付赔偿金。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7条的规定,雇主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劳动报酬的,应当支付劳动者每日工资数额百分之二的赔偿金。


3. 法律救济途径

员工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1) 协商解决:首先与雇主进行沟通和协商,争取解决问题。

(2) 劳动仲裁:如协商无果,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仲裁结果具有法律效力。

(3) 法院起诉:如仲裁决定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雇主应具备的责任和义务


1. 保证支付工资

雇主应当按时支付员工的工资,确保员工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在解除劳动合同后,雇主仍然有义务支付员工应得的工资。


2. 建立合理的离职流程

雇主应建立完善的离职流程,明确离职程序和工资支付方式,避免因流程不畅导致工资拖欠现象的发生。


3. 保留相关证据

雇主应妥善保留与工资支付相关的证据,如工资单、银行转账记录等,以备员工要求支付工资或进行法律维权时使用。


四、员工应具备的应对措施


1. 了解法律法规

员工应了解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明确自身权益和保护办法。


2. 保留相关证据

员工应妥善保留与工资支付相关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单、银行转账记录等,以备日后维权时使用。


3. 通过合法途径维权

员工可以通过协商、劳动仲裁和法院起诉等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要求雇主支付工资和赔偿金。




离职后不发工资违法,雇主应按照劳动法的规定支付员工的工资报酬。员工应了解法律法规,保留相关证据,并通过合法途径维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雇主和员工都应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共同维护良好的劳动关系。


文章地址:http://www.gxcai.com/jy/104132.html
  • 为什么员工会选择离职
  • 长春市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 哈尔滨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商业性个人 住房贷款转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管理办法 (试 行)
  • 重复用工的离职与入职同一天的困境
  • 直接离职还是三思而行
  • HR如何进行面试提问(从0到1把面试提问讲透)
  • 哈政规〔2023〕1号文件公积金政策解读
  • 学历会查吗
  • 为什么员工会选择离职
  • 离职申请通过了可以立即离职吗
  • 员工离职当日必须发放离职工资
  • 《关于调整长春市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政策的通知》政策解读
  • 离职休假中可以入职新公司吗
  • 没签合同擅自离职,是否有权享受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