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每月工资一样,为什么我的个税越来越高?

2023-12-03

最近,因为2023年专项附加的原因,很多小伙伴登录个税app查看了自己2022年的薪资。

不少小伙伴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自己的个税越来越高,是不是算错了?

这个问题不是个例,当员工按月收到工资时,发现个税越来越多,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个税越来越多?是HR真的算错了吗?


其实个税升高的主要原因是“累计预扣法”。

政策依据:

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1号 《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第六条,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扣缴申报。

由此可见,个人取得工资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缴纳税款。


接下来我们详细解读一下累计扣税法:

61号公告:

以纳税人在本单位截至当前月份工资、薪金所得累计收入减除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和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见下表):

计算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再减除累计减免税额和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其余额为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

累计专项扣除是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

累计预扣法关键词:累计、预扣、税率表。

看上去比较复杂,其实与以往年相比,除免税额、税率和税级距发生变化,计算个税的方式也不同,由代扣代缴变为预扣预缴。

根据61号公告的内容,总结出计算个税的简化公式: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这里举个例子:

小王2022年1-6月工资为20000元/月,个人社保2000元,个人公积金1000元,专项附加扣除1000元,请计算小王1-6月预扣的个税?

答:

1月:

20000(工资)-2000(社保)-1000(公积金)-1000(专项)-5000(免税额)=11000×0.03=330元(个税额);

2月:

40000-4000-2000-2000-10000=22000×0.03=660-330=330元;

3月:

60000-6000-3000-3000-15000=33000×0.03=990-660=330元;

4月:

80000-8000-4000-4000-20000=44000×0.1-2520=1880-990=890元;

5月:

100000-10000-5000-5000-25000=55000×0.1-2520=2980-1880=1100元;

6月:

120000-12000-6000-6000-30000=66000×0.1-2520=4080-2980=1100元;

通过计算得出,小王1-3月税率为3%,每月个税额为330元,4月开始税率变为10%,个税开始上涨,4月个税890元,5-6月个税1100元。

附:各月税率汇总表

案例解读:

为什么工资相同,扣除额相同,但是税额不同,导致个税升高的主要原因是:累计预扣法计算后,随着应纳税所得额的变化对应的税率也发生变化。

小王4月税率由3%涨至10%,跳档后个税升高。


看到这里,是不是很清楚了呢?


(本文来源51社保,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地址:http://www.gxcai.com/jy/77417.html
  • 员工可以自愿放弃社保?2023年起,单位这样交社保,违法!
  • 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有哪些?
  • 21.75这个数字代表什么?90%的HR都在乱算工资!
  • 医保改革后个人账户划入少了?别急,详细解读来了!
  • 腾讯遭被辞员工索赔500万:HR最难跨过的,就是辞退这道坎儿!
  • 代发工资被查!2023年,这样发工资的要小心了
  • 一文搞懂病假、医疗期、停工留薪的规定
  • 个人所得税减免申请攻略:全面解读与操作步骤
  • 与领导进行首次微信沟通的关键技巧和方法
  • 年中辞职,年底给绩效工资?劳动监察:违法了!
  • 单位是否可因员工考核不达标为由解除劳动关系?
  • 未到退休年龄不幸去世,交的社保怎么办?人社部明确了
  • 北京陪产假休多少天?待遇怎么发?
  • 2023年,这10类情况不能认定工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