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求职避坑指南:如何甄别招聘信息

2022-04-19

走出校园,大家都会面临求职找工作的情况。

而找工作一般从寻找合适的招聘信息开始,那么在查看招聘信息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权威、靠谱、大型一点的招聘平台和组织 比如学校的就业网站、政府相关求职网站、在工信部门登记的一些招聘网站,这些平台有监管部门,也有一定的信息审核机制,相对来说更可信赖一些。

2. 查看企业的资质是否真实 除了一些大型知名企业,对于一些没有听说过的企业,我们需要查看企业的资质是否真实,有没有在工商部门进行登记,有没有官网可以查询。

如果不是通过企业自身渠道来的信息,还可以拨打一下企业的联系电话核实招聘信息是否真实,另外还有看准网、天眼查等一些公司查询网站,也可以进行核实。

3. 企业招聘的联系方式 比如有没有以其域名命名的电子邮箱,有没有固定座机电话,特别是一些虚拟号段的联系方式更要多加注意。

4. 看招聘内容 有些虚假招聘的岗位职责内容非常含糊、不具体,看不懂到底要做些什么工作,而且动不动就用到急聘、高薪这样的文字,任职门槛又非常的低,比如不限专业,不限学历或者学历要求很低,年龄范围很广,这样的信息也需要多加小心。

有时一些同学会被高薪所吸引,但面对这类招聘信息,请你冷静的想一想,不要学历不要求能力还能高薪,这等好事凭什么会落到咱们头上?有多少付出才会有多少回报,不要被一些不切实际的利益所诱惑,蒙蔽了双眼而误入歧途。

5. 向求职者收费 比如有些单位需要求职者交纳一定的报名费、保证金、服装费或者培训费,如果是这样的企业建议大家不要去。

还有些培训机构号称有企业资源和关系,承诺经过培训学习考核后就可以拿到某企业的Offer,这其实和许多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一样,他们在玩一些套路,在玩噱头、赌概率。

就算有些机构收费培训以后真的推荐就业了,也有可能是一些不太好的企业或岗位,甚至有的用人单位不久以后就以未通过试用期借故辞退。

6. 扣押相关证件和物品 如果在面试过程中,对方要求我们抵押学生证、身份证原件、上交手机等,都属于不正常的行为,要多留个心眼,做好个人防范,及时离开。

7. 实地考查 可以自己先去用人单位所在地实地考查一下,如果是在比较偏远的地点,或者居民楼等一些不太适合办公的地方,也要尽量避免上当受骗。

另外有些用人单位非常热情,要派专车接送的也不要相信,我们只是应届毕业生,没有什么资本让用人单位如此看重。

8. 了解下企业的口碑、业内评价 同学们还可以多多利用网络或人脉,去查找和打听企业的相关信息,了解下企业的口碑、业内评价。

文章地址:http://www.gxcai.com/jy/3701.html
  • 申请离职后,如何体面的和前东家分手?
  • offer中注明违约需要赔付,真的要赔偿吗?应届毕业生要注意什么?
  • 美容师自我推荐信怎么写?这些内容要覆盖
  • 一份关于面试【最后一问】的最全攻略
  • 新人与老人的职场互怼
  • 财务岗位职责有哪些
  • 对老板而言,能力不重要听话更重要?
  • 劳动合同约定的违约金过高怎么办?
  • 法务审核合同的要点及方法有哪些?
  • 防疫志愿者工作内容
  • 你以为你很直爽?同事早看你不顺眼!
  • 什么样的老板才是好老板?
  • 无领导小组面试是不是对内向者不太友好?
  • 春招冲刺季:在求职过程中大概率会遇到的八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