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48小时视同工伤时间太短的影响

2023-08-02

摘要:本文从HR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人社部回复48小时视同工伤时间太短的问题。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1.什么是视同工伤?2.48小时视同工伤时间太短的影响;3.如何解决48小时视同工伤时间太短的问题。




1.什么是视同工伤?


在职场中,工伤是一种常见的职业病。而视同工伤则是指在非工作时间内因为工作引起的伤害,例如加班疲劳、工作压力等。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视同工伤是应当纳入工伤保险范围的。


2.48小时视同工伤时间太短的影响


人社部回复称,对于视同工伤的认定,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伤害发生时在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内或者在执行工作任务的过程中;2.伤害发生时不在违法违规活动中;3.伤害发生后48小时内向用人单位报告。然而,48小时的时间限制对于视同工伤的认定来说,实际上是过于苛刻的。很多员工在工作后,由于工作压力过大等原因,出现身体不适等症状,但由于担心影响工作表现,往往不会及时报告,这就导致了视同工伤的认定变得十分困难。这对于员工的权益保障也是一种损害。


3.如何解决48小时视同工伤时间太短的问题


针对48小时视同工伤时间太短的问题,HR提出了以下建议:


(1)延长时间限制


应当针对视同工伤的认定,适当延长时间限制,比如将时间限制从48小时延长到72小时等,这样能够更好地保障员工的权益。


(2)建立健全制度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视同工伤的认定制度,明确认定的程序和标准,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3)加强法律保障


政府应当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视同工伤的认定和赔偿等问题进行明确规定,为员工提供更好的保障。


48小时视同工伤时间太短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需要政府、企业和员工共同努力,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法律保障体系,为员工的权益保障提供更好的保障。

文章地址:http://www.gxcai.com/jy/119104.html
  • 衡量绩效的方法-特征法:优点缺点、适用情况
  • 单位参保新流程六个步骤
  • 人力资源规划与员工招聘、解聘的关系
  • 一个合格的HRBP真正应该关注的是什么
  • 工资条上的这6种收入不用缴纳个税
  • 天猫启动“千星计划”目标每年孵创1000个千万级新品牌
  • 岗位说明书编制误区与对策
  • 什么是薪酬调查:薪酬调查的类型
  • HR懂业务,路才会越走越宽!
  • 谁都逃不过职业倦怠,但你可以做自己的“工作建筑师”
  • 拜托,别再抹杀你的职场创造力
  • 企业和个人如何享受社保降费的政策优惠
  • “左右互搏术”HR一定要懂!
  • 影响绩效的因素: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工作动机